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薛文春纪驭亚金思成
创意绘画、书法、手工、非洲鼓……近日,当记者走进位于义乌市赤岸镇的尚阳小学校园时,全校多名孩子正分布在不同教室里参加课后服务。教学楼里不时传出讨论声、练习声或笑声。
“作为一所偏远的小规模山村小学要做好课后服务最大挑战就是校内师资不够用,且校外资源又较为匮乏。”尚阳小学执行校长朱春燕说,好在从年10月初开始,义乌市教育局联合义乌市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为乡镇及山区偏远学校开出了包括音乐、科学实验和体育在内的多种课后服务公益课程“菜单”,学校可根据自身需求“点单”。
截至目前,义乌市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已通过链接社会资源为尚阳小学的孩子们提供兴趣类课程多场。“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城里孩子同样的课后服务资源,有种梦想照进现实的幸福感。”
不光是农村中小学,义乌城里的中小学们也同样能享受校外资源公益进校园的“点单服务”。
义乌市教育局在“双减”落地后,跨系统整合团市委、文旅、妇联、关工委和科协等十几个部门资源,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了体艺类、创客类和手工类等项精品课程。在团市委指导下,义乌市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还专门为同学们打造了系列公益服务课程,含生命教育、礼仪教育和情绪管理等内容。
“学校按需求‘点单’、部门按要求‘接单’、家长体验后‘评单’。”义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多部门联动参与课后托管服务有助于发挥条线资源优势,充分延展学校课后服务内容,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多元化选择。
义乌市香山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贾剑峰告诉记者,正因为在教育局牵线搭桥下,有了各类校外优质资源的助力,该校才能开出74种课后服务课程,可在同一时段满足学生的各类个性化需求。“其中体艺类课程有至少一半是学校‘点单’后,各部门送资源入校。例如团市委与义乌市青少年宫送来的魔方和武术课,义乌市文旅局与义乌市篮球协会送来的篮球、击剑和游泳等课程。从家长‘评单’数据来看,这些课程都深受学生喜爱。”
在香山小学校门口,记者碰到了刚上完课后服务课程的该校五(2)班女生小陈。“我报了丝竹和唱歌课,都是我自己按照兴趣挑选的。但我最喜欢还要数义乌市心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老师开展的系列课程。”小陈说,此前自己很少想到生命价值、人际交往等问题,但正是通过这门课程,让她对自己的生活、未来等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这种合作形式,实际也是学校、学生和部门的‘三赢’。”义乌市篮球协会专业篮球教练刘家琪说,自从协会与学校建立起长期送课机制后,他每天下午4点都要准时要赶到学校“上班”。在他看来,给孩子们上课不仅开心,也是发现更多篮球“好苗子”的机会。
据悉,除了上门送课程,义乌市教育局还联合义乌市关工委,积极开展“老少共话,追忆百年信仰”和“老少共行,探寻辉煌印迹”活动。老党员们穿上老军装、拿上老物件、戴上军功章走进了江湾小学、绣湖小学和浙师大附属义乌小学等学校开展“四史”宣讲,将一段段历史以鲜活生动的故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青少年在前辈的讲述中体验党的光辉历程。截至目前,红色宣讲活动惠及多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