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儿妈妈,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全职妈妈,喜欢分享,喜欢倾听,希望把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到过的,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观者在育儿上、情感上有所启发……
文
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流行的两个词,一个是“鸡娃”,一个是“内卷”,前者不用想都知道和家长有关系,后者内卷的范围十分广,家长们当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很多时候,我觉得电视剧中、网络中的这些焦虑距离我们很远,远到根本就看不到、遇不上。
事实上,距离还真的是远,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配当“鸡娃”,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能力让孩子成为“鸡娃”,生活条件越好,越是大城市,家长才更容易被“内卷”。
一个“鸡娃”需要什么样的配置?
第一代“鸡娃”大约出现在年前后,出现地就是大城市北京了,年的时候,就做过相关的调查,那个时候北京的育儿成本达到最高,养育一个孩子需要的费用是万,而上海次之,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要达到万。
这在我们普通人眼中看来,这些钱完全够买一套房子了,而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的家长眼中,这距离学区房还有很远。
而“鸡娃”的标配就是“学区房”,一些中产家庭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卖掉宽敞的大房子,去买一套老小破的学区房,不只发生在电视剧中,是真实地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网上看到一篇帖子,就提到了家长为了北大附中的一个名额,卖掉了香山脚下的豪宅,去买了北大附中的学区房,从别墅住进了狭窄的小房子,仍然觉得值。
一个从小被“鸡”的孩子,还要学习各种特长,击剑、舞蹈、骑马,报各种补习班。
在大城市,一个孩子一年的补习班随便加一加也要10万以上,特长就更不用提了,骑马会员起步就是20万起,一堂课要上千元。
再说孩子的学费,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学校跑遍了腿,为了孩子的未来,学校的选择要慎重,进步了北大附中,人大附中这样的学校,总要进一个国际学校吧,一年学费就要10万到20万不等,这还只是比较普通的。
看到这,就已经麻木了,只能说,我们不配有鸡娃,我们不配内卷,我们不配焦虑,我们就好好做自己,让孩子舒舒服服成长,挺好。
育儿的焦虑只存在于父母的想象中
焦虑不存在于孩子身上,只存在于父母身上。
父母的焦虑完全来源于攀比和我们假象的压力。
别人的孩子考试满分,自己的孩子还不到90分,我们变得焦虑,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了新的特长班,我们的孩子一无是处,我们变得焦虑。
孩子上幼儿园,担心孩子不能上一所好的小学,孩子上小学,担心孩子上不了好的中学。
焦虑和压力就是这样产生的。
孩子的成绩除了有后天的努力之外,还有天分存在,有的孩子就是不擅长学习,在其他方面有自己的擅长的,家长一味去追平,只能是徒增压力。
而且那些曾经被“鸡”的孩子,未来怎么样了?成为了社会精英了吗?大多数只是平平凡凡地生活着。
焦虑感和压力只是存在于某个特殊阶段,是家长们自寻苦恼的结果。
孩子成长过程中,只要我们协助到位了,孩子一天天变得更好一些,孩子未来生活得比我们这一代人更好,这就是成功的育儿。
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换来子孙后代一次的优势,育儿这件事急不得,循序渐进,遵从孩子的成长规律,注重培育孩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孩子只要未来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结果就是好的。
孩子最后呈现出来的样子,除了跟我们的付出引导有关系外,跟孩子个人的天赋也有很大的关系,家长们放轻松,孩子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朝着更好的方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