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李兵教会勤练常赛,抓住牛鼻子

北京专治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38.html

8月7日晚,为期18天的广东省第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下称“省中运会”)落下帷幕,这是全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学生综合性运动会,也是一次对各市体育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

在此次中运会中,东莞代表团的运动员们参与了12个大项个小项的角逐,共斩获33枚金牌、33枚银牌、15枚铜牌,位列奖牌榜第二名,获团体总分一等奖,还被评为“体育道德风尚代表团”,东莞市教育局获评“优秀组织单位”。无论是表现还是成绩,都充分展示了东莞健儿的风采。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文件要求“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各项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基于东莞市中小学体育艺术联合会在6年间打下的坚实基础,东莞在学校体育方面通过举办、承办全市性的竞赛活动,向全省、全国输出许多优秀人才,也助推东莞青少年在省中运会上大放异彩。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体育工作专业化发展,经过近2年的酝酿与筹备,一个月前,东莞市中小学体育联合会正式成立,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兵当选会长。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体育联合会将如何聚焦体育竞赛、师资建设等方面?南方+特对李兵进行了专访,细致梳理东莞体育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南方+:“体教融合”文件、“双减”政策出台后,从国家到省、市都在大力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您认为高质量推广体育教育有怎样的价值,其必要性是什么?

李兵:体育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从国家层面上看,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足开齐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年10月和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体教融合”文件和“双减”政策文件,都强调要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而从学生角度来说,体育的育人功能是非常强大的。例如心理调节方面,孩子们通过打一场球、出一身汗,一些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能就通过体育运动排解了;另外在集体项目中,和同伴、对手之间的交流也能舒缓心理压力。

而要想学会、学好一个运动项目或技术,势必要经过几百上千次的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顽强拼搏的赛场中,孩子们都可以通过体育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同时,体育项目往往都是在规则范围内开展,孩子们通过体育既可以树立起自己的规则意识、不去逾越规则红线;还能学会在规则范围内守正出新。

南方+:既然体育教育有如此多的益处,那么目前东莞的体育教育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今建立起了体育联合会,协会的工作方向和目标是怎样的?

李兵:体育教育分为几大块,包括课堂教学、体育竞赛及课外锻炼等。整体而言,东莞的体育教育工作是走在全省前列的,从课程体系建设到竞赛建设、再到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都硕果累累。

但目前还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体育课和体育教师的配备不足,因此一直在强调要配足配齐体育教师;二是体育课的课时要增加,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中,体育健康知识的普及、基本运动技能的传授和其他专项运动技能的课程设置还有待改良;三是中小学生体育竞赛体系建立的还不够完善;四是课外体育锻炼方面,需要家-校-社协同育人。

对于体育联合会而言,我们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统筹组织好全市的中小学生体育竞赛,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了“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教育新模式。

这六个字的提出我认为抓到了重点,即先通过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教会”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健康知识;同时在课堂和课外增大相应项目的运动量,积极训练、熟练掌握;当运动技术技能被掌握后,要想提高学生水平,就需要依靠成系统的体育赛事来推动。这个过程也符合体育所希望达到的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这三个目标。

因此在7月8日体育联合会成立后,我们就围绕体育联合会的本职工作,提出了“坚持自上而下,严格管理机制”“突出专业导向,实行管赛分离”“完善竞赛机制,创新竞赛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助推竞赛内驱力”四项主要工作,搭好平台、聚焦“常赛”,充分发挥体育竞赛的育人功能,以品牌推动全市体育教育发展。

南方+:围绕“常赛”的目标,接下来东莞将怎样丰富青少年的体育类赛事?怎样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为包括省中运会在内的更高级别赛事和队伍输送人才?

李兵:一方面要构建“管理机构+专业委员会”的组织架构,由秘书处统筹建立各种运动项目的专业委员会,由专委会负责组织、策划、管理相应的项目竞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据我了解,由运动项目专委会承接中小学生体育竞赛的统筹和组织,是东莞在全省首创的制度,其他地级市通常由行政部门来完成这些工作。

有了专委会的支撑,我们每年将联合体育部门举办全市中小学生(青少年)篮球、足球、田径等20多项赛事;推动学校建设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单项体育比赛,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探索建立“普及性+选拔性”并行的学校体育竞赛体系,形成“人人齐参与、周周有比赛”的校园体育与健康活动氛围。

与此同时,专委会还可以统筹初小衔接竞赛一体化工作,在竞赛设置上,合理、科学安排小学、初中、高中的比赛内容、时间安排。以篮球为例:小学低年级学生可能只组织运球比赛,到了小学高年级组织小篮球的比赛,进入中学后再打完整比赛。相比于过去“粗线条”的比赛安排,今后会更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特点统筹谋划,科学设计适合不同孩子的比赛。

另一方面,体育联合会成立后,除了传统的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田径这些项目,我们还要安排更多小众的竞赛项目,例如为高尔夫、棒垒球、手球、网球、击剑等小众项目建立完备的竞赛体系。这样一方面能够构建多元化的竞赛体系,同时也能让学校、学生在体育课、课外锻炼时有更多的运动选择,服务“品质教育”提倡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建设。

此外,体育联合会将探索建立校内竞赛、校级联赛、市际联赛(竞赛)一体化的选拔性竞赛体系,构建市、片区、镇街、学校、班级的5级选拔性竞赛制度;加强与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合作,加强学段之间的联动,做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南方+:东莞健儿能在省中运会上大放异彩,离不开体育教师的悉心培养,体育联合会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助推竞赛内驱力”,请展开讲讲如何挖掘、培养教师队伍。

李兵:体育联合会的建立之后,现在主要抓两个队伍的建设,一个是教练员队伍建设,一个是裁判员队伍建设。本来今年计划启动10个教练员培训项目和10个裁判员培训项目,但受疫情影响被搁置了,几乎下半年疫情好转后,我们会依托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为他们开展培训,加大对裁判员、教练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我认为教练员队伍和裁判员队伍的素养提升,对于中小学竞赛体系建设、竞赛水平提高都十分关键。以往虽然也会开展培训,但总是零零散散的不成体系。如今在体育联合会秘书处的统筹下,各专委会除了开展竞赛,也会开展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培训,让他们更加专业、也更加公平公正。

目前东莞公办体育教师约人,加上民办体育教师规模达到人左右,老师们水平的提高最终受益者一定是学生,所以无论是体育课的改革还是竞赛体育的发展,都离不开本土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水平能力的提升。

因此,东莞市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也依托着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开展,落实5年一周期全员培训制度,建立“全人进阶”的教师培养模式,每2年举办一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每3年还会举办一届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体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人。在广东省第一至第五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东莞代表队均获团体总分一等奖、所有参赛教师也均荣获个人一等奖;在年全国第三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东莞代表广东省参加比赛,团体总分再次位列第一名、10位参赛教师均获个人一等奖。

王慧

于羽佳

孙俊杰龚名扬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于羽佳孙俊杰龚名扬

教育莞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