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金庸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武侠小说宗师,一生中为世人留下了许多武侠经典,家喻户晓的《笑傲江湖》《天龙八部》等作品被电视台一遍又一遍地翻拍,成为无数孩子难以忘却的童年记忆。在武侠小说当中,独步天下的武林高手们路见不平、行侠仗义,完美诠释了中国人心中的“侠客之道”。
“功夫”是“武术”、“武功”的别称,指两个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体力的搏斗和智力的对抗。飞檐走壁、凌波微步、金刚不坏、降龙十八掌......如今“功夫”已经成为承载传统武侠文化的中国“名片”,世界各国都对中国的传统功夫仰慕不已。那么,古代人的武功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战国策》中关于武术的文学记载:“惊弓之鸟”与“易水之寒”
《战国策》,又称《短长书》,是记录战国历史的一部伟大作品,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鉴赏价值,堪称一部历史与文学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它主要由各个国家游说之士的著作汇编而成,除了记录谋士们纵横捭阖的经国方略,还对战国各国人民的生活状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详细描述,其中不乏很多关于民族传统武术的文字,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人的武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古代人通过长期的生活和劳作,逐渐形成了很多传统民族运动,如今天常见的踢毽子、跳绳、赛马、击剑等,都可以在《战国策》中发现端倪。
在古代的冷兵器时代,弓箭是两军交战中最为常用的武器,射箭训练对于提升士兵作战能力非常重要,而《楚册》中就有这样一个关于射箭的典故。
《战国策》当时天下各诸侯国已经建立起了合纵联盟抵抗强秦,有一天赵王派遣使者魏加前去拜访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见面之后,魏加问道:“您麾下有大将吗?”春申君答:“有,我想让临武君担任大将。”魏加听了并不评论,而是给赵王说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更赢陪同魏王在高台下游玩,碰巧天上有一只飞鸟经过,只见更赢拿起自己的弓,并不搭箭,只看准时机虚射一发,发出清脆的羽弦之音,那只飞雁便应声掉落。魏王非常惊讶,赶忙向更赢询问其中的玄机。更赢答道:我早已看出这是一只身负旧伤的鸟,它不仅飞行缓慢,而且啼鸣悲凉,已经与雁群失散很久了。此时的它就是一只惊弓之鸟,骤然受惊不自觉地奋力振翅,旧伤复发,因而掉落。如今的临武君恰如那只飞雁一般,曾被秦国打败过,心中残存着对秦军的畏惧,不足以担当大将重任。
惊弓之鸟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刀剑通常别用来捕杀猎物,而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它却成为杀人不见血的利器。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中最有名的典故之一,讲述了荆轲受燕国太子之托前去刺杀秦王,最终为国献身、虽败犹荣的故事。
荆轲觐见秦王时,假意示弱,宣称燕王畏惧秦国强大的军力,愿以樊於期的首级和督亢一带的土地为礼物赠予秦国,以换取燕国的平安。秦王听了后非常高兴,便让荆轲将礼物呈上来给自己瞧瞧。
身旁的侍从秦舞阳吓得脸色发白,两腿发抖,荆轲却仍然非常淡定,代他向秦王谢罪说:“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子,还请大王见谅。”说着,接过秦舞阳手中的地图捧在手里,一步一步走向秦王的面前。他将地图放在秦王的几案上,一点点铺将开来,待地图全部打开之时,一把明晃晃的匕首露了出来。
说时迟那时快,荆轲一把揪住秦王的衣袖,另一只手拿着匕首就朝他刺去。秦王惊恐万状,不过自己也懂得一些武术,一个激灵站了起来,用力过猛把衣袖都扯断了,开始绕着殿上的立柱逃窜。荆轲在后面追逐秦王,旁边的文官和侍从们均未佩戴佩剑,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荆轲刺秦王这时,有一个侍臣大声提醒秦王:“大王快拔身后的宝剑!”秦王这才想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抽出剑来,一剑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瘫在地上,举起手中的匕首用力向秦王掷去,可是也没能命中,最终反被秦王剑砍多处而亡。
《战国策》细腻的笔触将荆轲刺秦王千钧一发的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在感叹壮士功亏一篑不复回还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古代人对于剑术是非常熟悉的。身为一国之君的秦王,居然可以在突发情况下从燕国精心挑选的刺客高手手下逃过一劫,令人感叹。
“武举”制度:武则天促进了古代武术事业的发展
说到中国古代武术的发展,有一个人是绕不开的,她就是千古女帝武则天。她创立的武举制度使民间习武的风俗正式合乎法律,大大提升了习武之人的社会地位,为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武则天14岁时,相貌出众的她就被唐太宗选拔入宫,擢为才人,并赐号“武媚”。高宗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李显。但是武则天工于心计、心狠手辣,利用种种手段废掉了唐中宗,将江山社稷尽数握于掌中,还被人们尊称为圣母神皇。
作为中国古代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勇敢地突破了男权社会封建礼教的桎梏,堪称空前绝后。
临死之际,她曾留下遗命:与高宗合葬,留无字碑。站在古代社会权力顶峰的她,仿佛要将自己的毕生功过全部留给后人去评说。但是,她所创立的武举制度却获得了历史学家的一致好评。
武举考试武则天时期,四周邻国频频袭扰,国内的少数民族也时常发生叛乱,使唐朝的政局稳定陷入危机,亟需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为此,武则天力排众议,摒弃了传统的军功世袭,改为通过武举考试的方式选拔优秀的军事人才。大批寒门子弟从此拥有了另一个步入仕途的机会,为盛唐的繁荣局面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长安二年,始置武举。——《新唐书》
公元年,武举制度正式创立,由朝廷兵部负责组织各州县选拔上来的武举子进行武艺考校,每年进行一次,具体科目有骑射、举重、马枪等,综合考生的体格进行考量,头名状元就是未来的将帅之才。
在武举制度的推动下,大唐帝国成为真正的军事强国,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对周边诸国的绝对权威,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随便招惹唐朝,纵观整个古代史,这一点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新唐书》古代人的武功真的那么高吗?文学作品含有很高的虚构成分
其实,武侠小说中描述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毋庸置疑带有很大的虚构成分,双拳难敌四手是客观规律,功夫再高的人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古装武侠影视作品当中的细节,不难发现一些身怀绝世武功的大侠的确可以以一敌众,但是那些敌人无一例外地非常讲规矩,都是一个倒下了另一个再上,从来不会一拥而上。如果很多人同时进攻的话,不管主角体力再强、功夫再高,也会很快被打趴下。
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清朝官方公认的超一流高手鳌拜,当时在武林当中享有巴图鲁的荣誉称号。但是清朝康熙皇帝擒拿他的时候,只派了八个少年摔跤手,他们围作一圈,封锁了鳌拜辗转腾挪的空间,不一会儿就将他制服了。
在武侠小说里,大侠往往都有一件称心如意的随身兵器,有了刀剑枪矛,以一当十确实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对方士气涣散、心生恐惧的时候。但是如果敌人个个手里都攥着一杆长矛的时候,那么除了走为上计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也就是说,《三国演义》当中常山赵子龙于曹军水泄不通的千枪万仞之中保护孺子阿斗突出重围的故事,百分之百是虚构的。
鳌拜被擒侠客们虽然身佩刀剑,但大多时候都身着布衣,为何在激烈打斗的过程中,他们就好像铜筋铁骨一般刀枪不入,而其他配角则一刀毙命呢?
其实,在他们的衣物之下往往还穿着能避刀剑的贴身铠甲,大侠们全仗着它才能在杀机四伏的武林中混迹多年而安然无恙。如曹操常穿在身的锁子甲、金枪手徐宁祖传的雁翎金圈甲,都属此类。
有了宝甲就能保万无一失了吗?
并非如此。强悍的武士们为了破除对方的防御,发明出铁锤、鞭、锏等重型武器进行有效地破防,只要武器够重,即便对方有盔甲护身,强大的力量传导也足以震裂人体五脏。如隋唐演义中的好汉秦琼,今天民间常将他与尉迟敬德两人的画像作为门神贴在大门上以驱邪消灾,而他本人的看家武器就是双锏,所以他最擅长对抗重甲战士和重装骑兵。
秦琼结语
中国古代武术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但是古代人的功夫远没有文学作品当中描述得那么夸张,从尚武防身,到强身健体,再到休闲养生,中国功夫的文化内涵不断发生着演变。
如今的习武之人更多强调的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至于那些虚无缥缈的武林传说早已没有那么重要了。
参考资料:
《史记》
《战国策》
《三国志》
《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