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年还会继续申报。希望在政策的引导下,社会力量能作为区体育的有效补充,发挥更大作用。”
得知上海市体育局发布新一轮“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申报正式启动的消息,尼米兹击剑俱乐部的理事长朱楠一立刻着手准备起来。
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精英基地(资料照片)
高瞻远瞩,率先起步
近年来,体育领域的相关政策接连出台,其中如《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均指向完善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加快体育产业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开展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通过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的办训模式,以此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
年,上海市体育局围绕奥运争光和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战略目标,开展包括“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在内的多项创建工作,朱楠一的上海聚励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另外两家单位——上海贝思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上海砺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普陀区所属单位申报成功,为政府与社会力量协调发展、培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供发挥空间。
贝思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员(资料照片)
“其实我们很早就开始和普陀(相关部门)合作。”回溯办训的起点,三家单位都给出了相似的答案。
年前后,一批企业型、民办非企业型体育俱乐部先后成立,并在区体育局、区教育局等部门的邀请下与之开展合作。“普陀的领导很有魄力,也很有前瞻远见。”砺锋国际击剑俱乐部理事长乔良说,“体育是要花时间才能出成绩的,需要提前好几年去布局,在当时政府和企业合作办训还不常见的情况下,能作出这样的决定很不容易。”
她回想俱乐部成立之初,团队尚未取得可被验证的历史成绩,但区相关部门却没有忽视他们,“(区体育局)领导和我们长谈了好几次,详细了解了公司的经历轨迹、目标愿景以及能够长期坚持的动力,在调查过我们的资历和背景后,帮助我们对接了学校,当然我们最后也没有辜负他们的信任。”
击剑训练(资料照片)
普陀的这份魄力与远见源于对相关政策的深刻认识,也源于区内丰富的体育资源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上海贝思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理事长马奕当初选择在普陀注册,原因之一便是看中这里的文化氛围,“当时普陀的体育俱乐部数量在全市排名前列,我又认识不少俱乐部同行可以请教,整个大环境非常好。”
从兴趣培养到专业训练
政府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办训,目前主要围绕两种途径展开:一是通过委托授权和购买服务,引入专业教练员进入中小学校,开展特色体育项目课程,在培养兴趣、增强体质的基础上发现优秀苗子;二是直接借助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资源优势,从社会面扩大生源规模,提高人才识别率。多家俱乐部表示,这两种方式往往相互结合,并加以专业的训练指导,最终争取向国家各级队伍输送后备人才。
击剑训练(资料照片)
“普陀在体教融合方面很有经验,为我们考虑了很多。”乔良说道,在择校方面,区体育局和区教育局对合作学校的地理位置、师生接受能力进行了充分评估,首先选择离俱乐部距离相近或出行便捷的学校,方便学生前往俱乐部进行训练,“因为击剑运动所需要的场地、配套设施都很专业,所以我们更推荐学生来俱乐部训练。当然学校方也非常重视,特意在校内开辟了剑道,可供开展一些基础性课程。”
另一方面,合作学校的接受能力也在考量之列。她介绍,“击剑毕竟是一项比较小众的项目,它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家庭背景,以及学校的教育理念都会提出相应的要求。只有当家长和学校有足够的接受能力,才能保证对学生进行持续培养。”
击剑训练(资料照片)
朱楠一创办的尼米兹击剑俱乐部与砺锋国际击剑俱乐部的办训方式相仿,在他看来,俱乐部所具有的特殊优势可以对举国体制的培养模式进行补充,“要让现在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决定走专业路线是很难的,但有了俱乐部之后,其实是给家长多了一个选择,我们可以从兴趣开始尝试、培养,有更多时间和机会观察孩子是否在这个项目上具有天赋。”
“我们在青少年体育运动培养体系中位于基础位置,”朱楠一认为,基础的意义首先在于扩大生源体量,其次在于夯实专业基础,“要挑选苗子,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参与基数,在这方面,我们面向的群体更广,招生方式更加灵活,同时又具备专业的师资团队提供专业训练,确保学员从兴趣培养阶段就能接受正统培训,等到有了一定基础,有天赋的学生开始显现时,再由区体校、市体校选拔录取。”
棒垒球训练(资料照片)
相比而言,上海贝思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的关系更为紧密,俱乐部主要的生源选拔和日常训练都在学校内进行。“这主要由项目的特殊性所决定。”马奕解释,棒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非常注重队员间的配合,若在校外组织训练,时间、天气、到场人数等不确定因素将难于预计。
“在实施‘双减’政策后,学生的离校时间往后延迟了不少,放学后再来校外训练就太晚了。”马奕说道,“但如果和学校合作办训,不仅训练时间可以保证,到场人数也能保证。只有训练节奏持续平稳了,我们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棒垒球训练(资料照片)
目前,上海贝思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金洲小学组建了二级梯队,多次代表普陀在上海市青少年垒球锦标赛、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棒球联赛、亚洲杯T-BALL比赛等赛事中取得佳绩,同时也招收周末班学生,以培养兴趣为主开展日常训练。
砺锋国际击剑俱乐部和尼米兹击剑俱乐部里也人才辈出。据了解,两家俱乐部的学员中,注册在普陀区的运动员累计共余人,众多学员在全国击剑俱乐部联赛、上海市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上海市精英系列赛等中拔得头筹。
疫情中的曲线培养
疫中停业3月有余,各家体育俱乐部都坦言遭受到不小冲击。
冲击来源于多方面:多项赛事接连取消、日常训练被迫暂停,恢复时间悬而未定,“能够维持学生和家长积极性的东西在减淡,失去了往常的训练节奏和短期性目标,很多家长会感到有些迷茫。”乔良说道。
无奈之下,俱乐部们纷纷转向线上授课,通过教练录制跟练视频、学生上传反馈视频等方式,请求家长予以配合和帮助,尽可能保证学员每天的训练任务。乔良表示,砺锋国际击剑俱乐部在线上远程培训方面较有经验,从年疫情暴发初期已开展相关业务,“今年四月起,我们不断研发升级,推出了一系列线上课程,包括体能课、基础技战术、高级技战术、赛事解析课程等10余种,还邀请中外籍教练进行授课,将线上课程的功能性发挥到最大。”
网上授课(资料照片)
尼米兹击剑俱乐部和贝思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也安排了相应的训练计划,“我们要求教练对每一个学员的训练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在线上给予纠正或指导。”朱楠一表示。
然而,作为竞技体育项目,线上授课终究无法替代学员们线下的相互“交锋”,他指出,体育行业的特性决定了网课的局限性,“它只能起到暂时的缓冲作用,但无法长期代替面对面的比拼,这恰恰也是竞技体育运动的魅力。”
面对新一轮申报,朱楠一和另外两家俱乐部的理事长有期待,也有信心。在响应政府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育模式的同时,他们也不断探索、挖掘更多培训和合作方式,与学员们共同在“一招一式”中慢慢积蓄力量。“先做好眼前的事。”三家俱乐部表示,在等待恢复通知的过程中他们已做好了全面准备,同时紧抓学员的线上训练情况,“马上市运会就要开了,这是我们今年最大的任务,现在还在坚持中!”
来源:上海普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