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到底择的是什么

像很多家长一样,孩子在上学前,特别是在上小学前,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择校,我是经过了很长的很复杂的思想斗争。

那么到底要不要择校呢?

我的意见可能或多或少会有主观臆断,我就说几个身边人择校和不择校的经历吧。

择了民办名校

小军父母是很普通的工薪阶层,他的儿子在上幼儿园小班时,就给孩子上了元一节的幼小衔接课,一个星期一节,三年,一节没落,按说他们两口子的收入一般,虽说没有房贷车贷,但两人加起来的收入也才左右,对于一个一线城市来说,真的不算高,一节课元,对于他们这个家庭也是不低的,虽然一节课只有,一个月最多也就两千,但是一个家庭的开销不是只有孩子上这一个培训班的开销,但是他们两口子很坚定地说要给孩子上这个培训班,因为他哥哥家的孩子上小学了,算是三线公办小学,中规中矩,父母也是工薪阶层,因为家长没有时间管孩子,孩子成绩很一般,他哥哥就跟她说,如果可以一定要把孩子送到民办学校,虽说民办学校学费贵,但是老师管的严,家长能省好多心,如果在一般的公办学校,你在外面上培训班比民办校交的学费还多,家长还操碎了心。

她想着,哥哥嫂子是过来人,他们是不会害他的,于是,不管再苦再难,也把家庭的大部分收入投入到了孩子的教育上。

从孩子早教起,给他上的就是最好的最贵的。

说来,孩子也是争气,当年摇号,摇中了最好的两所民办,要知道有的孩子一个学校也摇不到,他们就在这两个中相对选了一所相对来说好一点的。

然而,开学不到一个月,孩子天天喊着想要转学。据孩子自己说,老师总说他,家长去了解情况,老师说他的孩子总是说话会影响别的孩子。

但是,好不容易进到了这个学校,不可能说转就转,孩子在学校不开心,也不是办法,再说也才一年级,于是他们多方打听,有的人说,你们那个学校的学生非富即贵,他们是不是会有些表示,两口子想着也有道理,于是就多方活动,一个老师,三个老师,一个学期就是,有没有用呢?用他们的话说,也是图个心理安慰,因为对于他们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个月的收入,但对于有的家庭来说,这就是毛毛雨,大腿上拔一根汗毛的事。

他家孩子不是最笨的,但也不是最优秀的,因为那个学校的孩子优秀的太多了,不是有那么句话,人家比你有钱,还比你优秀。

孩子说,他们班同学都学马术、击剑,放假出国游学,而对于他们这个家庭来说,这些都是望尘莫及的事情,能让他平稳地读完六年小学就是使出了最在的力气。

我说,这个学校的老师和教学是不是很好。

他说,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有一次我跟我们小区的家长聊天,他们老师教的方法比我们老师教的还好,我儿子到现在竖式都列不对。

说真的,我很后悔孩子上了这个学校,孩子本来很优秀的,到了这里,完全不自信,虽说他们学校要求天天穿校服,但当别的孩子说到去过哪些地方,学了哪些东西,我儿子一脸懵的时候,他是会有挫败感的。

不管你愿不愿意,无形中的对比是无处不在的。

虽说老师不会拿有色眼光看你,但久而久之,人家家长都是领导,学科带头人,单位领导,你不自觉的会觉得矮人家一头。

以后上初中,无论如何,我再也不折腾了,就上学区内的公办,很好。

小学,我受够了。

2.择了家门口的草小

也许你有疑问,既然择校,怎么还择了家门口的草小呢。

他们是在本地做生意的,要说想择更好的学校也是可以的,也是一定能进去的,只是他们当时不知道所谓的学校好坏,就找了所离家近的学校上。

可能是孩子自己非常优秀,他从上一年级开始,就是班里的班长,之后,不管是成绩还是班级学校的荣誉,都有他。

之后,我也跟他聊过,你后悔没有给孩子选更好的学校吗?

她说,也谈不上后悔,我觉得我们学校的老师不比名校的老师差,比如,我家儿子学拼音的时候,老师会让我们家长做小卡片,每个孩子的语文基础打的都特别好,我儿子一个班才20几个人,老师几乎每个孩子都能顾得过来。

其实,孩子在哪里都是一样的,老师的水平都差不多,特别是小学,更多的是家庭教育。

3.择了某公办名校

学区内的学校很一般,但凡能扯得上关系的,他们都找了,终于,让他们找到了,进了离家10分钟车程的一所不错的公办学校。花了不少钱。

然而,开学没多久,老师经常找家长,因为他家孩子太调皮了,不是打人,就是不交作业,甚至还会骂老师。

家长一开始还会配合,慢慢到后面,就对老师爱答不理,觉得老师总是针对他们,我们花了这么多钱把孩子送到这里,就是相信你们学校,相信你们老师能把孩子管好,孩子出现了问题,你老师不积极处理,天天找我家长的麻烦,我也是要上班,也是有工作的,我哪能天天随时听你调遣,再说,管孩子本来就是你的事,不是名校吗,什么样的孩子,你们都应该有能力管好啊,把差学生教好,才是你的本事。

这个家长,在说到这些的时候气愤不已,理由气壮。

后来一起聊天的另一个家长跟我说,当时我们也是想择那个学校的,幸好没去,不然要是跟他儿子一个班,我的天啊,我能后悔死。本来我还觉得那个学校不错的,但没想到,他家孩子,那种没有教管的人家的孩子也能择进去,我就突然觉得那个学校也不咋地了。

以上都是我身边一些孩子上学的经历,我觉得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我个人觉得,还是得承认学校之间是有好坏之分的,但真正的差距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特别是小学,特别是在大城市,这些差距并没有非常地明显。

现在国家提倡双减,没有一个公办,甚至民办校敢公然给孩子加码,可以说,大家在学校学到的东西都是差不多的,不管是所谓的好学校,也会有差学生,所谓的草小,也有金凤凰。

特别是小学阶段,更多的是家庭教育。

可能你在的这个学校你觉得不满意,但,换到另一个学校,可能会有让你更糟心的事情。

客观因素不是我们某一个人能改变的,能改变的能控制的只有我们自己。

与其大费周张地张罗择校,选择最优,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家庭优化上。

你可以制定家庭旅行,可以设置家庭书角,可以带孩子做有意义的事。

这些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学习不是一时的,是一辈子的事,不管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那都只是他人生的一个阶段,家长不可能帮助他一辈子,更多的路是要孩子自己去走。

当然,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可能的少走弯路,尽可能的给孩子最优的选择。

但,你就确定的知道,你给他选择的那条路线就是最佳路线吗?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随缘,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