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黑科技让亚运会志愿者培训身临其境

00:56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纪驭亚通讯员程振伟

戴上VR眼镜,实景建模的亚运会击剑比赛馆让人身临其境,眼前来往的外国运动员还会提出不同交际风格的对话,体验者需要给出符合跨文化交际原则的回答来缓解冲突和推进交流才能过关……3月1日,记者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语虚拟仿真和智能评估中心的“亚运赛事国际志愿者语言与跨文化交际培训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上,体验了一把沉浸式的亚运志愿者外语和跨文化交际培训。

“这是我们在亚组委指导下,整合杭电在计算机、AI技术以及语言教学改革上的资源,根据亚运会志愿者培训需求而研发的平台。3D建模技术、AI智能语音评测、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应用,使得志愿者、服务对象、志愿服务情境等都实现了高度仿真。”平台开发团队负责人、杭电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一安教授介绍,目前平台已在亚组委内部完成测试并纳入亚运国际礼宾和语言服务志愿者培训系统。

亚运会正式举办之前,高水平的测试赛因疫情防控需要大量压缩,志愿者真实情境的志愿服务机会也因此减少。虚拟仿真语言志愿者语言学习平台则能让志愿者实现远程沉浸式外语培训,高效且富有趣味性。

杭电将承办杭州亚运会击剑比赛,这个赛场的大部分大学生志愿者从该校学生中选拔。在现场,记者碰到了正在平台上努力“通关”的杭电外国语学院大一学生潘艺文。“前两天我刚通过了志愿者初选,为了能顺利通过下一阶段语言面试选拔,我这两天有空时就会来平台上练习,很有意思。”潘艺文说,平台采用的是“关卡解锁式推进学习”,自己需要依次进行击剑展厅关卡、击剑俱乐部关卡、志愿者培训及招募关卡、击剑比赛馆关卡、杭电校园关卡5大关卡,20个子关卡,从而体验击剑实际操作流程、参与不同国籍运动员交流,不断提升语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等。她最喜欢的要数第二关卡,不仅可以体验VR换装,还上场比赛。通过几场比赛,潘艺文已经了解了不同用剑类别和比赛的各类规则且能用英语流利表达出来。

杭电将在3月底之前选拔出近名亚运会志愿者。这些志愿者都将通过该平台全面提高志愿语言和应对真实情境能力。“平台所有实训数据可以通过AI智能语音评测系统进行实时评测,并未每位志愿者形成学习档案。”杭电团委书记王秋兰说,接下来,在学生自主登陆亚运语言学习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练习后,学校还会通过平台大数据沉淀志愿者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对志愿者进行针对性的再培训,最终实现志愿者平台考核全通过。

全国的亚运会志愿者都能使用这一平台进行自主语言培训。去年9月,该平台已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上线,免费向全社会开放。志愿者们只需要注册就能登陆平台开展培训。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来自省内各高校且有志于做亚运会志愿者的大学生们已经成为平台的活跃用户。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虚拟仿真语言志愿者语言学习平台是亚运会志愿者语言培训的有益补充。尤其是其中的跨文化交际情境应用环节,对所有比赛的志愿者培训适用。亚运会志愿者选拔完成后,我们将在志愿者中不断推广该平台,让更多志愿者从中受益。”亚组委外联部常务副部长徐剑锋说。

虚拟仿真语言实验平台内的学习场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