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刀光剑影——探寻陇原博物馆藏古代兵器中华第一刀林家遗址镂空鞘青铜短剑鋄金银铁矛铁矛(秦汉)阳关博物馆藏铜弩机(镇原博物馆藏)刘小雷多地文旅局局长们为家乡代言,为旅游助力。他们有的手握一剑化身豪情侠客,有的身着铠甲披风威风凛凛,还有的演绎古代战场上的铁血将士,在这个春天“各显身手”,让现代生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兵器也有了“碰撞”。本期跟随甘肃各地博物馆馆藏的兵器文物,一起探寻发生在陇原大地上的历史故事。中华第一把青铜刀人们常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棒、鞭等十八般兵器来形容中国古代兵器。但实际上,中国古代兵器远不止此。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在一次偶然捡拾薄石切割中得到启示,于是,慢慢地开始琢磨起刀的制造。从起初的石刀、骨刀、青铜刀,到后来的铁刀,这是一段漫长的岁月,更是一段光华的延伸。真正有关刀的艺术,还是从青铜冶炼锻造中抒写的。20世纪70年代,在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林家村北的林家遗址中,发掘出土了一把青铜刀,它所在的文化层经碳十四年代测定约在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之间,它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将我国青铜工艺品的制造历史整整向前拉了年,因此它被誉为“中华第一刀”。它由两块范浇铸而成,形制规整,刀身薄厚均匀,表面很平整,有较厚的深灰绿色锈,短柄,微弧长刃,刃部经轻微冷锻或戗磨,以增加其锋利度。刀尖比较圆钝,微微上翘,弓背,刃部前端因使用磨损而凹入,柄端上下内收而较窄,并有明显的镶嵌木把的痕迹。林家遗址分布面积广,文化内涵丰富,出土文物数量相当多,跨越史前、秦汉、唐宋诸朝代,是一处大型密集聚落遗址。林家遗址出土了诸多文物,以这把青铜刀最为珍贵。青铜时代早期的这种青铜小刀,可以看作是刀的雏形。商代的青铜大刀,刀身较宽、刀尖翘起,可供作战用。有的在刀脊背处附铸精美的花纹,但发现的数量较少。还有一种小型青铜刀,供近身防卫之需,全长仅30厘米左右,柄端以马、羊等动物头像为装饰,或做成环形。商周时期还使用过一种背部有銎孔的异形青铜刀,可装长柄,但发现数量很少。与同时代外形、风格和冶铸技术都已达巅峰的青铜剑相比,青铜刀的做工显得粗糙,模样也有点笨拙,远不如铜剑来得精巧锋利,因而刀迟迟没有出现在沙场。在秦汉时期,钢铁冶炼工艺问世以后,刀的制作工艺得到了改善,形制上刀身加长,并且已有专门的战刀和佩刀之分。西汉时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钢铁刀。这种刀直体长身,薄刃厚脊,短柄,柄首加有扁圆状的环,故称“环首刀”。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和淬火后制作出来的环首刀,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种兵器。钢铁环首刀出现后,原有的青铜刀迅速没落,这也意味着刀的格斗功能、使用范围大大拓展,这才真正启幕了刀作为“百兵之帅”的铁与血的传奇……青铜短剑隐藏着的秘密青铜剑是人类首先接触到的金属剑。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地出土的诸多文物中,有这样一把镂空鞘青铜短剑,它不仅备受人们的赞赏,而且被学者们一致认为在中国兵器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甘肃省博物馆的展厅里,在柔和的光线下,一把西周时期的“镂空鞘青铜短剑”引人注目。趋近,察之——这把青铜短剑通长24.3厘米,宽10.5厘米,其中柄长5.7厘米,最宽处3.4厘米,重克。剑身为青铜铸成,呈近似竹叶的长三角形,剑脊略隆起,有血槽,扁茎无格。短剑之上的镂饰赋予了这件兵器独特的个性,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剑身的中心镂刻一蟠蛇,蛇头正三角形,蛇身与藤状植物相绕结,在剑的鞘口两侧饰一对高出口面的犀牛,二牛反向向背,腿足外突,拱卫着鞘口,并与缠绕的蛇、藤相呼应,更是增加了大孔镂饰的艺术效果。它从灵台白草坡的西周墓葬里出土时,鞘内还存有漆木残屑,应是木质剑柄在深藏于地层之后,逐渐朽失的。现存的鞘罩上有十个呈对称分布的小透孔,那恰恰是用来穿系联结以固定内鞘的。从系孔看,这把造型精美的短剑可以垂直悬挂于佩剑者的腰部,除了彰显主人威严高贵的气质之外,关键它取置方便、可持可掷,还具备贴身近攻或应急自卫的实用功能。文物的简介上说,青铜镂空鞘短剑是郭沫若命名的,它是我国青铜剑早期比较成熟的形式。剑乃兵器之王,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为什么它最早的形式是以青铜短剑的面目出现呢?西周时代的灵台,正处于华夏文明与北方草原文化交汇带,是周人与诸戎对峙的前沿,这类短剑的形制与装饰风格,无疑给日后兴起的北方青铜文化中的短剑形饰以强烈影响。西周时期的剑普遍较短,佩饰多于防身的用途。但剑毕竟是要用来杀敌的,到了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战事频繁,步兵兴起,剑的应用得到充分发展。人们发现,为提高武器的杀伤力,剑体必须加长,剑技的提升发展也应和了这种战场的刚需。春秋时代,青铜剑身已普遍被加长到50到60厘米,在抵御外族入侵与群雄争霸的过程中显示出它巨大的威力,到了战国晚期,青铜剑的长度超出了70厘米,最长达76厘米,而关中秦剑长度更为夸张,甚至超过80厘米,最长者将近95厘米。从春秋末期到秦汉数百年间,长剑短剑并世而存,出现了风行海内的“击剑热”,形成了为士大夫所遵从的“剑崇拜”,这个时期可称为我国历史上剑的黄金时代。从春秋到战国,冶金锻铸工艺的突飞猛进,特别是铁兵取代铜兵的重大变革,使得剑的坚韧度大为提高,延伸剑身成为可能。春秋短剑以吴、越制作的最精,世为人“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长剑则最先出现于楚国,应当是在吴、越冶金技术和击剑技艺需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举世瞩目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等吴越宝剑,不断出土于战国楚墓中,就是这一承袭关系的明证。楚人称长剑为“长铗”。“长铗”就是长柄,是以长柄代称长剑。屈原所谓“带长挟之陆离”,就是指这种长柄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虽然各地冶铁技术已渐趋成熟,但在兵器上仍较多采用青铜制品。年,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出土了19把青铜剑,长86厘米左右,结构合理致密,剑身规整平滑,虽埋入土中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如初。因此,秦剑被认为是继承和发展春秋战国制剑技艺的产物,其冶炼和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个高峰正是青铜剑最后的,也是最辉煌的巅峰。西汉以后,铁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铜兵器,青铜剑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代表的刚正不阿、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涵却延续至今。一柄珍贵的鋄金银铁矛甘肃考古研究所收藏有一柄马家塬遗址出土的“鋄金银铁矛”,可谓是矛中精品。“鋄(jiǎn)金银铁矛”是战国时期西戎部族首领所拥有的兵刃。它通长26.5厘米、筒径3.1厘米、刃宽4.5厘米,柳叶形,锋刃,中起脊。筒部金银箔上镂刻三组三角卷云纹图案,矛身金银箔上镂刻出树形图案。以前在博物馆也看过一些出土的铁矛,往往看着外观残破、锈迹斑斑,不像这柄“鋄金银铁矛”,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金银装饰纹饰展现出温润、有力的光感,氧化发黑后的铁质矛身呈现出深沉内敛的金属光泽,两种金属光泽感完美交融,互相衬托,华美绮丽。奇异的视觉差来自矛头用了“鋄金银”工艺,这是一种把金银丝镶嵌在铁器上的技艺。在马家塬出土的铁器之前,通常认为在汉代出现了“鋄金银”工艺,到了宋时,这种工艺才渐趋成熟,元明清时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普遍工艺。清代《匠作则例》对“鋄金银”的制作有过描述,共有:发路、鋄罩、烧砑、钩花、点漆几道工序。让人惊叹的是马家塬出土的诸多铁器中,不少器物都采用了“鋄金银”,这意味着这种工艺最早出现的年代从汉代提早到了战国。众所周知,鋄金银工艺以叙利亚大马士革地区最为精湛,随丝绸之路传播至印度和中国,是古代多元文明碰撞的见证之一,除了“鋄金银”工艺之外,矛身上的树状金银纹饰,也能证实早在战国时期,通过欧亚草原的辗转传播,中亚和西亚地区的艺术风格与中原文化间已经碰撞出火花……这柄錽金银铁矛更是一柄珍贵的实战用矛,在其贵族主人的需求下进行了改造并加装,“非王侯不能拥有,非冲阵之士不能使用”。多年的岁月侵蚀,仍然掩盖不住它身上凝聚的战力,流畅的线条中泛着冷光的尖锐矛头,仍然散发着凛冽的寒意。当时西戎已为秦所羁縻,这柄“鋄金银铁矛”见证了秦人雄霸天下的底气和根基,精细的铸造技术,正是秦人力压六国,统一天下的真正实力!说到矛之起源,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先民用它渔猎,矛头有石、骨、陶等材质做成。商代早期,仍然是石矛、骨矛,在商末,铜矛逐渐流行。到周代,铜矛的矛刃加长了很多,而战国时期的铜矛跟周代的形制相差不大。战国中晚期,出现一种窄体矛,这种矛在中脊线上又凸起两个刃,从而使矛身上形成较深的血槽,具有更强的杀伤力。经过长期演变,秦矛的形制趋向单一,刃体变得宽扁而直,两面有血槽,截面呈棱形,矛头长度亦有所减短,多在15厘米左右。矛同戟一样,在汉代是最重要的长柄格斗兵器,在战场搏杀中,由于冶铁工艺的成熟,铁矛被大量采用,这让铜矛变得黯淡无光。东汉以后,铁矛最终取代了铜矛,当时骑兵专用的一种长矛,被称“矟”,亦被称为“槊”,《释名·释兵》说:“矛长丈八曰矟,马上所持。”一丈八尺,换算成今日的长度,要约合4米多,而槊首锋刃长达60厘米,通常为重装骑兵所持有,汉唐以来的武将往往以持槊为出身高贵世家的象征。李世民手下的尉迟恭就是用槊的绝顶高手。按《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曾对尉迟敬德说:“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这几乎是说一槊在手,横行天下了!而与尉迟恭同在秦王帐下听令的猛将程知节、秦琼,也有善用马槊之名。古代的弩有多厉害古代的远程投射兵器有弩、投枪、投石机、飞斧等,其中以弩的应用影响最大。如果说弓是世界性的,那么弩便带有极其浓厚的东方色彩。不少人会好奇,古代的弩到底有多厉害?在庆阳市镇原县博物馆,有一件东汉时期的“南阳宛造四石弩”。年9月,被国家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汉代远射兵器和军事装备提供了珍贵资料。强弩一直是我国历史上中原帝国的重要利器,地位在弓箭之上,尤其是对游牧民族骑兵时。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名将李陵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步兵与8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8万匈奴骑兵围攻了十多天都没能把李陵击败,一直到李陵所部箭支消耗殆尽,才觅得机会。匈奴骑兵所惧、李陵的汉军所依仗的正是远程利器强弩。两汉时期强弩的极致——大黄弩的最高射程可达米。李广曾与匈奴作战时,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就以它连续射杀对方将领而扭转战局。匈奴骑兵善骑射,在60米之内能准确地射中目标已属不易,有效射程不会超过米,与汉军强弩相比,高下立现。镇原县博物馆所藏的这件东汉铜弩机,出土于镇原县城关镇的高庄村,重1克。制作精巧,外观平整光洁,铜质优良,悬刀(扳机)上阴刻“南阳宛造四石弩匠工张平二十一”十四字,隶书,字迹纤细。弩机郭长14.2厘米、宽3厘米、厚2.6厘米,悬刀长9厘米,望山(瞄准器)长6.6厘米,牙、牛部件俱全。牙呈鸟首形,有前后两个支突,前面支突略短,后面支突略长,牙的底部有栓孔。悬刀略呈弧形,一端宽扁,一端略尖,牙和悬刀均由铜栓固定在活动木臂前端的机槽内。此弩机当时是装在弩的木臂后部,发射时,先将弓弦向后拉,弦被钩在牙上,牙由牛托住,牛的长端由悬刀卡住,对准目标后,把悬刀一扳,牛就顺势松开,牙缩下,钩住的弦弹出,就将放在木臂上的箭支射出,杀射敌人。铭文“南阳宛造四石弩匠工张平二十一”中“南阳宛”指的是今河南省南阳市。“四石”是指弩的强度(即张力),汉代弩实现了标准化,以石为单位,以弩的拉力分为1-10石。据《居延汉简》记载,弩的强度在3-8石之间,射程在-步以内,按汉代一石折合现今30.24千克,汉尺一尺等于0.23米计算,四石弩的张力约为.96千克,射程约为米。汉武帝时期规定张力在千克以上的五石弩列为强弩,严禁出关,违者受罚,可见弩在汉代兵器中的重要地位。此“四石”弩证明为一般弩机,可以私携出关,所以墓主人死后才能用它来做陪葬品。“匠工张平二十一”中的“张平”是人名,“二十一”是弩机的编号,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汉代远射兵器和军事装备提供了珍贵资料。弩是用机括发箭的弓,出现在战国时期,它虽源自弓,但比弓的射程远,杀伤力强,命中率高,并克服了拉弓时体力受限制而不能持久的弱点,起到了“延时装置”的作用。到了汉代,弩的扳机外面普遍装有铜郭,使弩机能够承受更大的力,从而使弩的威力更强,射程更远。为了使弩机提高命中率,一些弩还加高了望山并加上刻度,用于瞄准,具有现代步枪标尺的作用。因此,在冷兵器时代,弩是一项重要发明,可以等同于“步枪”。东汉至魏晋,是弩机发展的最高峰,诸葛连弩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到了宋代先后出现了神臂弩和豆寸子弩,神臂弩射程远达多步,成为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而豆寸子弩则是一种大型的攻城床弩,将弩机安在木架床上,靠绞车来拉动弩弦,一次可以发射十余支箭射到千步远,成为冷兵器时代射程最大威力极强的“大杀器”。宋代以后,火药逐渐应用于兵器上,出现了火器,强弩在战场上逐渐消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