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的逻辑二战时希特勒的决策历程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西方人喜欢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叙述一些小人物的故事,来满足人们的带入感,电影《敦刻尔克》就是典型的这种产物,然而这样的方式并不适合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看这部电影完全是为了看耗资上亿的场景去的,剧情之类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中国人喜欢看大人物的事情,要么是英雄本色一战成名,要么是帝王将相运筹帷幄。这一篇将是只讲大人物的故事,讲述二战时期,德国元首希特勒哪一连串高度冒险的决策逻辑。

敦刻尔克

叙事的开端应该从哪里开始呢?不妨我们以年的柏林奥运会为起始。

年7月,柏林市政厅开始沿着街道,挨家挨户的通知,要求他们撤去店铺里悬挂着的“禁止犹太人入内”的招牌,为即将涌入柏林观赏奥运会的各国游客制造气氛。为了打消一些运动员要求抵制奥运会的运动,希特勒还特地邀请已经移居美国的犹太裔击剑运动员海伦·玛雅返回德国参加奥运会。

这一年的奥运会成为了近代奥运会的标杆,宏大的场面、优良的设施、以及开创了圣火传递的奥运传统。在赛会上德国代表团不负众望夺得33金、26银、30铜的好成绩,并远远把第二名的美国队甩在后面,充分显示了日耳曼人的“纯净血统”的优势。唯一希特勒不爽的是,赛会最佳运动员是取得4枚金牌,并打破米记录的美国黑人杰西·欧文斯,而按照元首的理论,黑人属于最劣等民族。

这次奥运会是成功的,欧洲战争的阴云在热烈的奥运气氛中似乎一扫而光,从年纳粹党在德国执政这种阴云就在欧洲的上空不断积聚,年德国干涉奥地利内政,撕毁《凡尔赛条约》进行扩军备战,年初撕毁《洛迦诺公约》将军队开进莱茵河西岸。现在似乎一切都得到了缓和,整洁、高效、欣欣向荣的柏林给各国游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人的健康友善似乎在预示着德国人和平崛起的期望。

然而这一切的表象都是希特勒一连串计划中的一环而已,在赛会期间,这位德国元首透过非官方的渠道向英法两国首脑透露这样的信息:德国希望和英法保持和平,但是德国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包括德国和奥地利进行民族统一的问题,苏台德几百万德国人的问题,被割让的波兰走廊问题,梅梅尔问题,以及德国在一战后被英国托管的海外殖民地的问题。

面对希特勒的狮子大开口,英国的鲍德温和法国的布鲁姆,都采取的拖延和搁置的态度,他们都是典型的常规政客,并没有也不打算有一个长远的计划,面对一大堆国内国外的问题,处理的顺序是哪个已经发酵到不能不正面面对时,才会抓紧处理。

一第三帝国的计划

这些要求是否是希特勒的真实意图?

在他的半自传半政治理念表述的《我的奋斗》中曾经多处谈到他实现第三帝国梦想的全套计划。尽管这部《我的奋斗》是当年德国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著作,但是除了少数纳粹理论家外,都没有认真通篇阅读过。这部16开页用小五号铅字印刷的书籍太长了,而且秉承了希特勒发散性思维的特点,里面几乎没法理出一个系统的头绪,几乎没有人有耐心读完整本书。直到二战中期,英美情报部门为了分析希特勒个人性格才第一次认真研究这本书,然后惊人的发现,希特勒的整个二战计划都原原本本的写在里面了。

首先,希特勒认真反省了一战前德国对外政策的失败——当然这实际上是很多德国知识分子共同的反思,希特勒在到年在监狱服刑期间,在鲁道夫·赫斯的介绍下,结识了很多“生存空间”派知识分子,在写作这部《我的奋斗》时深受这些知识分子的影响。

在一战以前,德国的扩张路线一条是海上,沿着非洲海岸深入印度洋,并且在东非和西非各建立了一片有规模的殖民地。另一方面是沿着巴尔干地区,经过土耳其进入波斯湾,在这里两条线就联系到一起。为了实现第一条线,就必须建立一支可以英国海军分庭抗礼的公海舰队。为了实现第二条线,将建立一条西起汉堡经过柏林,深入巴尔干进入伊斯坦布尔,越过土耳其海峡,然后经过巴格达抵达巴士拉的东方铁路。

毫无疑问的是,英国不可能不对这两个计划做出反应,而且几乎可以肯定是激烈的反应,因为一旦实现,那么就像一对合拢的铁钳一样,把大英帝国的海权体系撕得粉碎,并且威胁到英国最贵重的财产——印度的安全。而德国在陆路上有世仇法国,在东方有野心勃勃的俄国,德国唯一的盟友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奥匈帝国——这个国家就如二战时意大利之于德国一样,如果你一脚把他踢开,德国就彻底孤立无援,并且还要担心它被帝国拉入同盟共同对付德国的风险,如果你把它当做盟友,就必须费很大的力气去保护这个经常惹是生非的家伙。这样德国需要保持一支强大的陆军同时,还要建立一支巨大的海军,并且同时对付英法俄三个一流强国,这远远超过了德国的承受能力。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德国生存空间派知识分子经过反思,认为唯一的出路是东方,是俄国。拥有近两亿人口和无比丰富的资源的俄国,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俄国的小麦、铁矿石、铜、石油都是德国急需的产品,而德国在一战以前是俄国最主要的化工和机械产品供应国,德国如果能占有她,就犹如当年英国占有印度一样,实现空前伟大的繁荣昌盛。

东方计划的优点还在于,他不需要去争取海权,也无需和英国对抗,德国只要保持一支强大的陆军就能胜任。一战以来,德国周边的环境也非常有利于实现这样的计划,虽然德国丧失了13.5%的领土和10%的人口,但是实力仍在,而且地缘环境却变得更有利了——烂泥扶不上墙的盟友奥匈帝国崩溃了,俄国发生了革命,红色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和西方的英美法拉开距离,使他们没法再次达成夹击德国的联盟。

为了达成东方计划,希特勒《我的奋斗》中描述了他的全套谋略:首先,要“伪装成和平的假象”来麻痹英法;然后是“寻找凡尔赛条约集体防御铠甲上的裂缝”,并瓦解他们;然后要实现德奥统一,拿回但泽走廊,取得苏台德地区,实现德国人二百多年来一直渴望的梦想——德意志民族的大一统——统一的德国将有0万人口,是欧洲最强大国家。但是德国的领土必须是完整和易于防御的,所以就必须把捷克剩余的部分也吞并进来。最后才是东方,以德国为首,以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为协力国家,进行吞并俄国的计划——希特勒和生存空间派知识分子认为苏联有一天会因为内部的原因发生崩溃,只要等待这个时机,那么德国可以比较容易的吞并俄国,他相信“这个过程不需要流很多的血。”(但是后来,这里几乎流光了德国人的血)

唯一悬念是如何对待法国的问题,在这里希特勒有些纠结。德法是世仇,拿破仑时代法国大败普鲁士,残酷统治德国。半个世纪后,德国在普法战争中打垮了拿破仑的侄子,索取了巨额赔款,并割占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然后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的法国试图彻底肢解德国。

拿破仑

怎么处置法国,有时候希特勒认为在他的宏伟计划中,法国只是一个次要对手,如果碍事就要在进攻俄国之前打败他,如果他安分守己,也可以无视他。有时候希特勒又认为对法国需要进行一场“算总账的战争”,解决两个民族之间一百多年的世仇。《我的奋斗》并么有什么写作大纲之类的东西,完全是希特勒在自述(或者干脆说是在一个人进行讲演),然后鲁道夫·赫斯负责码字,后来纳粹的出版部门废了好大力气才能把它规整成一个稍微完整一点的次序,但是元首一些下断言的内容是不可更改的,所以有很多地方是自相矛盾的。

刨除如何对待法国这个悬念,希特勒的这个计划的关键部分,还需要英国必须愿意协助德国完成这样的使命,或者至少要是一个“善意的中立国”,但是英国人是否愿意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呢?

如果说年奥运会是在“伪装成和平的假象”来麻痹对手的话,那么希特勒提出的一揽子要求,就是第二步“寻找凡尔赛条约集体防御铠甲上的裂缝”,实际上希特勒从来没有要回海外殖民地的意思,提出一系列的要求是看看英法要如何回应他,尤其是要试探英国的底线,看看英国能否扮演一个协助者,或者最起码是一个“善意的中立国”的角色。

尼维尔·张伯伦——最后一位古典式外交家

要如何挽救正在毁灭中的帝国?

后世通俗历史读物习惯于把尼维尔·张伯伦描绘为一位有些迂腐傻气的好好先生,一位天真的和平主义者。然而这都不是张伯伦的本来面目,一个好好先生是不会冷酷的令人发指的手段来处理捷克斯洛克问题的。实际上30年代那个战前最后的和平岁月里,这位财政大臣一直都被反对者们称呼为“战争贩子”,他是英国内阁里少数几个主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回应纳粹德国的挑战,阻止希特勒进一步扩张的野心的人。在他政府和议会内竭尽全力的奔走和推动下,英国才开始自己缓慢的战备过程,年他试图通过一部《国家防卫贡献税法案》,为英国的军备筹集更多资金,但是遭到英国人的坚决反对。

可以说在30年代前期,除了温斯顿·丘吉尔之外,尼维尔·张伯伦可以算得上是政坛上对外最强硬的人物之一。而作为前者,往往在当时被当做一个脑子有病的战争狂人,一个一战中失败的海军大臣,一个在年用机枪镇压工人罢工的疯子,一个地地道道的怪胎。经历了这么多失败往事之后,他还能在英国下院的后排找到一个座位,完全是因为他的家世的原因。无论是从声誉还是影响力,他都完全没法和张伯伦相媲美。

然而在年的春天,这一切都改变了。德军开进了莱茵河非军事区,先头部队只有3个营,后续也只有19个营。而在对面的马奇诺防线上的堡垒里,驻扎着13个法国师,却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希特勒安安稳稳的把莱茵河非军事区纳入囊中,从此在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区和法国边境之间,有了一个缓冲地带,在这里一条庞大的防线——齐格菲防线正在紧张的施工。年的哪个春天,本来是盟国可以用低成本阻止希特勒扩张的最后机会。今后也许盟国也许还有能力阻止德国的扩张,也许不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么做必然是一场惨烈的战争,这场战争将耗尽大英帝国全部资源,无论胜败,他们都没有能力继续和美国争夺拉美,也没有能力保护远东,甚至连镇压印度独立都变得遥不可及——和德国的战争必然导致帝国的彻底崩溃,唯一挽救帝国的方法,只有一个——与德国保持和平,为了这个目标必须不惜代价。

然而当你想到要如何维护和德国的和平话,那么就会发现,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或者说不需要大英帝国付出很大的代价。希特勒要在中欧和东欧地区为德国人建立一个帝国——而这里,这一片一战后从德奥俄三个帝国崩塌的缝隙中分裂出来的小国家中,英国人的利益很少。德国的会吞并一些地区,并且会把另外一些地区变成附庸,从此多瑙河畔到黑海之滨,一片广阔的领土只为德国的利益展开,德国无疑变得更强大,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让斯大林去操心剩下的问题吧。也许德国会要求在这片土地上实行关税壁垒,英国会损失一部分市场,但是与失去拉美、中国和印度比起来,这又算的了什么呢?

让德国拥有一个陆地上的帝国,而英国保留自己海上的帝国,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无论是希特勒还是张伯伦都清楚这一点,这就是绥靖政策的基础。

在张伯伦就任首相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远东就传来一个很坏的消息——日本人入侵了中国的华北,而英国却对于这一切没有任何办法。大英帝国海军舰船陈旧,最年轻的胡德号、纳尔逊号、罗德尼号三艘主力舰也是20年代初的产品,应付不了全新的日本海军。空军的规模很小,陆军几乎是一个笑话,为数不多的部队拿着一战时的武器,从事在亚非地区镇压土著的行当。

时间对于张伯伦来说很紧迫,8月张伯伦将一封外交信件传递给威廉街上的德国总理府,他决定回应德国的要求,在信中他表达了英国政府对欧洲事物的看法,并且表示愿意和德国一起寻找解决德国在东欧的领土要求的方法;就归还托管的海外殖民地问题上,张伯伦表示没法说服英国议会,但是希特勒可以考虑得到比利时的在非洲扎伊尔和葡萄牙的安哥拉作为补偿——这个两个小国名义上是独立国家,实际上他们都需要英国的羽翼庇护,所以不敢反对英国的意见。

希特勒的回应表示,他不能接受扎伊尔和安哥拉,因为这等于是向世界表达德国在要求本来不属于他的东西,而目前他已经对海外殖民地的问题不感兴趣了,但是仍然需要解决关于东欧领土的一系列问题。至此为止,希特勒已经非常清楚张伯伦政府的底线了,他想得到的正是张伯伦愿意给他的,英国可以成为他伟大计划中的一个协助者,或者善意的中立国。

在外交思想上来说,张伯伦可以说是最后一位古典式外交家,他就像19世纪梅特涅时代的外交家一样,有着这个时代政治家不常有的长远计划,并且用下棋的方式精心的思考运筹着。当大国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可以选择牺牲小国的利益来达成妥协,就像张伯伦打算牺牲比利时、葡萄牙,日后还有捷克斯洛伐克,甚至更多的国家,为的是和德国达成妥协,保全大英帝国的利益。

然而在梅特涅的时代,一个外交家只需要对一个君主负责,而现在他领导的是一个联合政府,要对整个英国的议会和舆论负责,这是一个喧嚣的现代,一个古典式外交家注定要一败涂地。这都是希特勒计划里没有预料到的变数,最后把一个精心设计的计划,演变成为一场毁灭性的大战。

尽管张伯伦失败了,但是他对当时英国的贡献仍然超过了任何一个首相。他一方面不断寻求和德国的妥协,一方面加强英国的军备建设,他为英国留下了一批新式战舰,日后保卫英伦三岛的喷火和飓风战斗机群,以及用来监视英吉利海峡世界上第一个雷达系统,还有用于破译号称“哑谜”的德国恩尼格玛密码机的第一个机械计算机系统。年的时候,英国远征军仅能派出两个师,而在年晚期,英国向大陆派出了20多个师的兵力。没有这些军备上的改进,英国在年也许就战败了。

他和爱尔兰达成了协议,实现了英国在爱尔兰问题上的软着陆。安抚了印度的独立运动,尽管是明显带有欺骗性质的。对内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良,年通过《工厂法案》,规定最长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环境标准,改善工作条件;年通过《住房法案》,为改善棚户区和住房拥挤区域提供补助,控制经济住房房租;年通过《体育训练法案》,鼓励体育训练和健康饮食,为人民提供义务体检;年通过《带薪假日法案》,为一千一百万工人提供了带薪休假。如果没有这些社会的妥协措施,就没有年英国人万众一心的抵抗纳粹的轰炸,英国的内部冲突就可能导致英国的战败。历史对于尼维尔·张伯伦这个人物来说,有太多的不公正,英国人需要为他们在30年代后期那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找一个替罪羊,于是他们把他的前任的过失扣在了他的头上,而把全部成就都用于给后任的丘吉尔带上光环。

年3月7日凌晨,德国军队从三座不同的桥梁越过莱茵河,开入了西岸的非军事区。法国内阁认为应该立即取反击措施,但是总参谋长甘末林认为必须先发布动员令,因为任何军事行动,哪怕是非常有限的,都有可能造成不确定的后果,因此不能排除和德国爆发全面战争的的可能性。

但是这对于刚刚执掌法国的“人民阵线”来说动员令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在一战中法国阵亡万人,负伤多万人,惨烈的代价让法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厌战情绪,而法国国内政党左右两翼正在激烈的竞争,任何一个贸然发布动员令的政党都会在下次选举中被淘汰出局。唯一的办法是等待,等待法国舆论发酵,看看能不能把法国人的血性鼓动起来,然后在看准时机进行动员。所以内阁没有发布动员令,陆军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接下来的日子里,法国人发出抗议,强烈的抗议,和英国人一起抗议,进行《洛迦诺公约》6国集体抗议,拿到国际联盟上抗议。但是不出动军队,就没有办法让希特勒的屁股从莱茵河西岸挪回去,而没有动员令就没有军队,法国的政策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对这一点,希特勒很早以前就看得清清楚楚,他认为法国最大的问题是“政治上的分裂”和“厌战情绪”,使法国人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行动起来。所以希特勒的策略是,先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在施展自己的和平魅力——就像把某人的女儿肚子先搞大,然后在和未来的岳父谈条件一样。

尽管把国防军的将领们都吓的半死,甚至希特勒本人都紧张的要命,但是他还是赌赢了,法国人没有出动自己的军队。经历了最初的48小时危险期之后,元首已经恢复平静,尽管他手下的将领依然紧张兮兮,但是希特勒已经认定法国人再也不会出动军队了。接下来元首玩弄自己的和平表演——

首先是法理上的论证:因为法国在一个月前和苏联签订了一份联合防卫协议《法苏互助条约》,这个协议等于是对7国《洛迦诺公约》的否定,所以作为公约一部分的“莱茵河非军事区”也就不复存在,德国并没有占领“非军事区”,因为它已经不存在了,德国只是在自己的领土上重新部署自己部队——这实际上是说给英国人听得,因为按照《洛迦诺公约》,一旦德国军队出现在非军事区,那么法国就有权利对这里的军队发动进攻,而英国有义务支援法国,但是如果说德国并没有违法公约,而是公约已经不复存在了,那么英国就不需要对法国尽盟友的义务——这话对于一部分英国人来说非常中听,他们以此为借口拒绝履行对法国的军事义务,所以3月11日,法国外长去英国请求支持时,遭到了回绝。

接下来希特勒狡猾的提出,德国可以撤出莱茵河西岸,但是对等的法国也应该后撤一段距离,这样在德法边境实现非军事化——法国当然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提议,因为德国撤出的位置是一片空地,而法国撤出的则是马奇诺防线。但是在一部分英国人看来,法国人是自私自利的,不肯为欧洲的和平事业做出一点牺牲。这样就在已经出现裂缝英法集体防御的铠甲的缝隙上又打入一根楔子。

没有英国的支持,法国对抗不了德国,德国的人口更多(德国万,法国只有0万),工业力量更强大,重新武装后的德国武器系统都是最新式的,而大部分法国陆军仍然在使用一战时的装备,单打独斗德国可以完虐他。由于英国不愿意承担义务,所以法国只好坐下来倾听希特勒的和平建议——德国和法国和比利时签订一份为期25年的互不侵犯协议,由英国的意大利做担保,如果愿意的话,法国在东方的小伙伴,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也可以得到一份同样的协议。

英国的鲍德温和意大利的墨索里尼都表示欢迎这个建议,英国的《泰晤士报》特意撰文《一个重建的机会》来推销希特勒的和平,认为这是重建欧洲和平的最佳选择,这片用铅字印刷的社论后来成了这家著名报纸永恒的污点之一。夹在大国利益间的小国比利时、捷克和波兰也自然举起双手双脚赞成,法国孤立无援,只好接受这个建议,从此德国可以大摇大摆的在莱茵河西岸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了。

年夏天,在象征和平的奥运会在未来第三帝国的首都柏林举行的时候,在德法边境上工兵开始树立钢筋,浇筑混凝土,一条庞大的防线紧张的施工建造。这条德国的防线整个建造工程使用混凝土万吨,是马其诺防线的2.4倍;使用钢铁35万吨,是马其诺防线的2.3倍。

齐格菲防线和它对面的马奇诺防线的设计思想截然不同,它没有马奇诺那种精密强大堡垒系统,也没有地下交通网络,而是由一大片小型堡垒构成,所以建造成本大大降低,但是纵深更长。德国人从来没有想过把法国军队挡在齐格菲防线外面,而是通过阵地战消耗敌人的兵力,按照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的估计,当齐格菲防线使用30个师来防守的时候,法国将要付出至少50万条人命的代价才能突破防线。而法国总参谋部的估计是将要牺牲60到80万人,但是如果一旦突破防线,那么获得的机遇也是非凡的,可以直接占领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区,这里占德国工业产值的40%,一多半的军工生产在这里进行。没有鲁尔区德国在一两月内就会衰落下去。

基本可以这么说,突破齐格菲防线,基本上就锁定了二战的胜局。但是法国人是否愿意这么做?做一次牺牲巨大的进攻,来赢得战争的胜利?如果是法国和德国进行一场一对一的战争,法国政府和指挥官们无疑会这么做,但是这场战争并不是法国一个国家的战争,他牵扯到英国、荷兰、比利时、几乎整个欧洲和小半个世界。让整整一代法国青年倒在血泊中或落下终身残疾,然后换取邻居们坐在自己的家里安享太平盛世,会有这么慷慨大度的民族吗?

39年秋天的静坐战一点也不奇怪,反而非常符合逻辑,因为英国承诺的远征军数量还没有到位,法国统帅甘末林不会让法国军队独立承担全部的牺牲,如果这样做即便打赢了也不会成为民族英雄,会有无数的法国人对他口诛笔伐,到处寻找他是否持有英国国债、是否有一个或几个英国情妇,是否收了英国人的黑钱。但是结果德国仅用了三个月就打垮了波兰,把军队撤回西线,所以英法只好继续静坐下去。

甚至来说你即便告诉法国的内阁和总参谋部事情的结果,他们也还是会这么选择。或者干脆你让法国人来次集体时空穿越,让他们看看被德国占领后的惨状,然后进行全民公投,法国人还是会选择不独自进攻,他们宁愿让所有欧洲人一起受苦,也不会让自己独自承受所有的牺牲。人天性善于嫉妒,幸福永远是个比较级。而且即便你做出如此大的牺牲,你的欧洲邻居们也未必会领情,只会幸灾乐祸。若干年后英国人、荷兰人、比利时人来法国旅游,发现这里残疾人很多,一定会笑,多亏当年法国领导人有多么傻。

在整个波兰战役期间,希特勒都从来没有担心过法国军队进攻齐格菲防线,只是担心他们会绕道比利时进攻。希特勒的做法就是不断给比利时人吃定心丸,让他们天真的相信可以以中立状态平安的度过大战。实际上,比利时的中立就等于是对德国的赞助,因为一个外交官就可以把英法大军拒之门外,但是对付德国人的到来就需要千军万马。

从到年,希特勒取得了一连串惊人的外交胜利,把一大堆远远强大与德国的对手耍的团团转。这个看似让人高山仰止的奇观实际上有它坚实的基础做保障。年打败败德国时投入了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和意大利这五个一流或者准一流的强国。而在战后不久,美国就因为国内的孤立主义退出了欧洲事物,俄国因为爆发革命和西方在意识形态上拉开距离,而没法紧密合作,这样就只剩下英法在苦撑大局。

为了对付德国,不仅需要全部的法国陆军,而且还需要英国远征军,还需要法国在东方的传统盟友——波兰,以及由捷克斯洛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组成的“小协约国”,以及法国北部的比利时,而且为了安全起见,需要意大利至少要保持中立。这些国家各有各的利益,需要磋商才能达成一致行动,而且一多半的国家采用代议制,这样他们还需要内部的同僚之间先达成一致。而德国只有一个国家,服从一个声音,德国在行动上永远要比他的对手们更快、更精确、也更狡诈和狠辣。而且这位元首有洞悉人性软弱一面的邪恶天赋,他总是能找到这幅集体防御铠甲上的漏洞,并加以利用。

毫无疑问的是,元首是一位具有使命感的人,他相信自己就是冥冥中被选中的哪个人,来完成一项使命。他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自己宏伟的计划,至少是完成其中的大部分(除了最后进攻俄国之外),也就是最有难度的部分,他认为历史中产生他这样拥有巨大权力的人不是没有原因的,也只有正处于这个位置的他才有能力解决德国所面对的如此复杂艰巨的问题。

然而完成这个伟大的使命,有几个时间的界限。其中第一个就是希特勒本人的生理界限,对比年上台时的希特勒,和年开战时的希特勒,你就会发现这位昔日一级铁十字勋章的获得者,已经不在像过去那么挺拔,常年夜以继日的伏案工作已经让他开始变得微微驼背,并且开始发胖——对于一个吃得很少,又睡得很少的人来说,开始发胖绝对不是一个好兆头。在年,但泽走廊危机的时候,希特勒说,“我宁可在50岁时开战,也不再55岁时开战。”恐怕就已经意识到,在这种工作强度下,自己的健康状况不可能维持很久。

第二个时间界限是军事力量的对比。根据德国最高统帅部在年对于德国和主要对手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报告认为,德国和对手之间的军事实力会持续扩大,这个趋势会一直持续到年。到了年之后,由于对手也不断加强军备,这个趋势会被逆转,但是在年到年之间,德国仍然保留少量优势。而在年到年间,德国将不再具备优势。到了年之后,早年制造的武器系统将由于技术的进步变得落后,德国将全面丧失与对手对抗的能力。(这一点实际上在意大利已经发生过一次了,墨索里尼在20年代的军备建设曾经让意大利的军事势力达到一个顶峰,但是到了30年代各国都开始军备竞赛时,意大利的装备就已经都过时了。)

同样年初法国总参谋部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也就是只有在年到年时,英法联军才有能力主动进攻德国。所以德国必须在年之前,最好是在年之前完成自己的计划。

第三个时间界限是齐格菲防线的建设,齐格菲防线将在年初完工,到时候德国的西侧,德法边境到鲁尔区之间就有了一条坚固的足以让法国人投鼠忌器的防线,法国不会独自进攻这条防线,他们一定会等待英国远征军的到来,而时间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如果德国的速度足够快,就可以先完成东线的战斗,然后在掉转头来对付西线。

按照希特勒最初的计划,德国军队将在年底前做好和英法之间战争的准备。年开始启动全部计划,也就是要解决德奥合并的问题,苏台德和捷克的问题,但泽走廊问题。从军事角度将,第一个应该是奥地利,因为一旦德奥合并,德国就对捷克形成半包围的局势,然后是苏台德和捷克,一旦占据捷克和斯洛伐克就对波兰形成半包围,最后才是但泽走廊,这个过程中如果英法愿意配合最好,如果他们阻拦那么就要不惜开战。

年1月30日,希特勒在对德国国会的新年讲演中这样说:“所谓惊人之举的时期,已经告终了”。听了这样的话,周边各国似乎都长出了一口气,以为这位德国伟人已经满足目前的状况。而这一年德国投入与军备的数额超过了GDP的15%,实际上德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处于临战状态。希特勒只不过按照自己的时间表,认为到38年将会是两年平静的事情,用于等待齐格菲防线的完工,接下来的将不是惊人之举,而是让所有人吓掉下巴的事情。

当然,希特勒也不会让这两年白白浪费,他在为自己的计划进行一些列的外交布局。经过一系列的花言巧语和信誓旦旦的保证,比利时人终于上钩,在年初,彻底和英法分道扬镳,发誓要成为永久性的中立国(瑞士立在一片山尖上,瑞典立在北极圈上,你立在一个兵家必争的大平原上,能立得住才怪)。

然后元首的目光又转向东方。最初吸引希特勒目光转向东方的是一种金属元素叫做“钨”,它可以让钢铁承受高温灼烧,没有“钨”德国就没法实现重新武装,但是英法为了遏制德国,把国际市场上的钨矿供应卡的死死的,德国必须寻找新的钨矿来源。德国知道有一个国家蕴藏着大量的钨矿,那就是中国。

从年起,《中德易货协定》签订,中德关系变得前所未有,也是后所未见的火热起来。利用德国的贷款和技术人员,蒋介石政府把江西和湖北地区的钨矿进行全面的勘探和系统开发,然后用物物交换的模式,从德国进口军火和机械设备,然后用钨矿石等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偿付。德国为中国援建了一批军工厂,并派出以前国防部长,“德国国防军之父”,冯·西克特为首的军事顾问团,为国民政府重新训练军队。(顺便说一句,把赶出井冈山的第五次围剿的军事计划就是靠德国顾问团制定的)

和中国关系的紧密,也让受到德国工商业的欢迎,因为中国拥有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因为一战而缺席中国市场的德国工商界都摩拳擦掌的要在远东干一番事业。

然而年的时候,这种关系受到来自日本的挑战。日本企图独占中国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这无疑让希特勒和德国的工商业都非常不满,但是在国际棋局中,日俄是一对老对手,希特勒希望日本能在他征服俄国的计划中能充当夹击北极熊的盟友,日本入侵中国不仅不利于德国的利益,而且有可能削弱日本的军事实力——在潜意识里,元首可能意识到中国可能变成一个泥潭陷住日本。而且中国是列强“齐抓共管”的门户开放市场,日本的野心无疑会增加和英美冲突的风险,这当时都是希特勒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德国既没有什么手段可以制衡日本,又没有什么利益可以给予日本,所以只好做一些不痛不痒的调停工作。

9月份,墨索里尼应邀访问阿尔卑斯山另一面的第三帝国,德国的元首和意大利的领袖宾主尽兴。这次活动出来强化德意轴心之外,还有要解决奥地利的问题,在这次访问时,墨索里尼承诺对于奥地利的独立已经不感兴趣。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意大利一直以奥地利的保护国自居,年德国干涉奥地利时,意大利曾经以武力威胁,德意关系十分紧张。后来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希特勒立即给埃塞俄比亚送去军火支援。但是随后意大利被英法主导的国际联盟进行经济制裁,希特勒敏锐的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向意大利伸出援手,这不仅恢复的德意关系,也为德国工业产品扩大了市场。

至于西班牙内战,本来应该看做是意大利人的战争,意大利给弗朗哥提供的军队和物资远远多于德国,德国的秃鹰军团跟多的是把各种新式武器拿到西班牙去做实验的工作。但是在西班牙德国又发现了他们一直需要用到的东西——钨。西班牙也是钨矿大国,这个来源地点距离更近,不受漫长的海运的威胁,从年下半年开始,西班牙的主要钨矿产地战况就已经稳定下来,完全落入弗朗哥手中,这样用西班牙钨代替中国钨,就成了一个选择。

年初,希特勒接受了日本开出条件——向德国工商业界适度开放满洲和华北的商业机会,换取德国承认伪满洲国,放弃中德同盟,撤回军事顾问团,停止军售,希特勒表示接受,但是后来日本人没有履行开放满洲和华北商业机会的承诺,德国工商界非常不满,希特勒也非常恼火,虽然撤回了军事顾问团,但是仍然在给中国提供武器到年。可以说中国和纳粹德国的关系缘起于钨,缘灭于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