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击剑训练之我见上

前言preface各种击剑水平不同的儿童在进入少年阶段后,无论是从技术动作角度还是战术意识上,他们的训练大方向和具体实施步骤都会存在巨大的差异。特别是男生和女生,在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发育的不断成熟,力量和速度差距会越发明显。因此,我结合了自己及多位从儿童时期过渡到少年时期的家长的经验,加以总结并呈现给即将进入少年阶段的各位。

进入少年阶段才是决定最终能否成才的关键时期,无论这个孩子在儿童阶段的战绩有多么的辉煌,无论他的优势有多么的巨大,如果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他必将一事无成。

就我身边的众多剑娃来说,进入少年阶段后,多数孩子都是从以前的言听计从,慢慢变得有自己的思想。因此,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接踵而至。以下是我众多走过和正走在少年期家长们总结的问题汇总,请大家对位看看有没有自己孩子的影子。

提问:就现在看,少年阶段的击剑训练技术方面最大的矛盾是什么?

男花A家长:学业和训练时间的平衡吧,我们的话应该是平时实战的质量。

男花B家长:不带脑子呗,啥技术他们不懂;靠能力打不过体校娃,再不带脑子,呵呵......他们连一个固化的获胜模式都没有,体校的娃,基本上已经多多少少已经形成了。

男花C家长:我感觉现在特别是俱乐部层面的训练基本功抓的太少,大多俱乐部多看中现阶段成绩而不是太注重基本功的训练。造成到十四五岁后断档太多,看看我们这批U10全国比赛前二十的人员现在都没几个人能拿得出手的了。从小放开练的后续学业就业没有保障也是家长但心的事。

女花A家长:短期成绩和长期目标的矛盾。

女花B家长:练技术而言,最大的矛盾还是内因。意识、力量、小肌肉群控制能力这些方面。这些因素如果放在一个高水平教练那里,都是可以顺路解决的。就像二宝的力量爆发力都不好,但是不影响她的技术能力超越剑馆内大多数U8和U10的孩子。关键是教练的引导能力。男重A家长:我觉得最大的矛盾就是学了,不一定用的出来,但是这个呢,我觉得归根到底还是时间的问题,你没有那个时间去把它练扎实,练的这个人剑合一的状态,肯定用不出来,反正现在没有时间练,也没有时间那么多时间让你用,俱乐部孩子的水平参差不齐,你怎么练呢?越往大练的孩子越少,没有高水平对手去对抗,怎么可能练的成。女重A家长:首先基本技术能力要练到位,技术上的差距是最好弥补的。然后就像下棋一样,要增强自己的功力,这个功力,主要靠头脑,要让孩子形成自己学剑的系统。孩子要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技术,如何向周围所有人学习意识的提升,因为专业队,是没有人管你的,除非你已经是冠军。我儿子17岁了,去专业队也无法适应,那里真的是给各方面都能够准备好的人准备的。好的教练员会教会孩子,如何形成属于自己的训练系统。男佩A家长:最大的矛盾就是时间不够用,要想学业和击剑兼顾太难了……

以上问题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一、训练时间和学业制约;二、技术动作瓶颈制约;三、战术意识瓶颈制约。下面我们再分析一下产生这些制约的具体缘由:一、训练时间和学业制约——这个问题是目前摆在广大剑娃和家长之间的核心问题,尤其是专业队的这种单一培养模式,已经不能被80后家长价值观所认同。放眼现在国内国际体育圈,都是高学历复合型人才的天下。二、技术动作瓶颈制约——这个问题在女子击剑项目上比较常见,特别是俱乐部出身的剑娃在儿童阶段由于之前养成的不良习惯动作,导致经常处于被动状态。造成这种结果的首要原因,我在前文《中国儿童击剑训练之我鉴》中有过明确的阐述,切忌不要为了一时的成绩采用非常规技术动作。随着年龄的增大,一旦这些动作成为肌肉记忆,再想改正势必会难上加难。三、战术意识瓶颈制约——在儿童期养成的战术意识显然难以适应青少年期的比赛。进入少年阶段后由于技术动作和训练时间的双重制约,只能熟练使用现有战术体系和赛场经验,才能勉强维持全国排名。也就是说,业余运动员缺乏时间和精力去完善自己的技术动作,因此只能在有限的成熟的动作基础上挖掘其战术极限,这也就间接促成了战术意识上的瓶颈。要想在少年阶段解决这些制约,首先要做的尽早树立正确的三观,与其说是少年期瓶颈制约,更恰当的解释就是缺乏正确的三观引起的综合征。被动去学与主动研究的差异,相信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如何建立正确的三观却是一项长期又复杂的过程,本文就不详细表述了,请大家翻阅其他专业著作。

如果想继续进行少年期击剑训练需要解决的第二核心问题便是——训练时间。业余与专业的分水岭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通常来讲俱乐部的业余选手每周训练时间不会超过5小时(双休日上下午);然而专业队训练时间每天就可以达到5小时。业余选手在儿童期积累的优势会被体能和基础技术问题迅速拉近,并最终在2年后彻底超越。

目前这个首要矛盾已经被中国击剑各界人士广泛认同并达成共识。因此,击剑圈不乏有敢于吃螃蟹的人率先走出体教结合路线。虽然这个成功案例不是在国内实现,但是也给了广大击剑家长一条新的出路。也正是在这盏明灯的指引下,更多的家长和孩子选择走体教结合路线。常言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产生市场,相应的解决方案必定会油然而生。效仿国外的体教结合学校这两年在国内方兴未艾。大江南北迅速成立的多家以教学为主,兼带专业训练的体教结合学校“建平香梅中学”,“衡水至臻中学”,“浙江锦绣江外”。在这其中以位于上海的建平香梅中学成绩最为突出。在成立短短1年时间内便取得了全国A级赛的个人和团体冠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在体教结合的路线下,必然会孕育出中国击剑称霸世界一方的崭新力量。

在解决了训练时间和学业制约瓶颈后,我们面临的又一座大山便是技术动作瓶颈制约。技术动作瓶颈制约产生的原因之前已经说过,但是它的后果严重性却被大家所淡化。

在进入少年期后,可以继续坚持训练的无外乎就是两种人群:一种是,始终在追赶但却未曾登顶的期待;另一种是,长期处于第一集团对未来无限憧憬。

这里我们重点说第二类人群,这些人在儿童期身在高处,大部分是因为身体发育优势产生的代差。在进入少年期,身体优势逐渐拉近,原有杀手锏相继被对手克制。由于训练时间的缩短,一时间很难重新开发动作和战术,并且在被不知名的专业对手击败后,很容易萌生退意。这种现象在率先完成发育的女子击剑领域,屡见不鲜。因此,男孩子在进入少年期以后,尽快补齐自己的技术短板才是长久之计。

下面是几位走过U14至U16阶段的几位俱乐部优秀剑手对“提问:就现在看,少年阶段的击剑训练技术方面最大的矛盾是什么?”的回答和总结。

首先是05年的业余男花剑运动员,他是这么解读的——就我个人观点,目前作为即将步入成年的少年来说,接触击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通过不断的实战,训练,也有了自己的战术,自己的打法风格,有些依靠爆发性强的进攻,有的依靠过硬的手上动作进行交锋。然而,到了这个时候,少年们的进步空间会越来越有局限性,进步变得越来越慢,而这其中最大的原因也恰恰就是打法风格,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用起来最得心应手,最流畅,最容易得分的方式就是自身最常用的动作,在潜移默化之下,那些不常用的技术动作就会被忽视掉。而且,当今社会对学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即将面对大考的少年来说(体校除外),拥有自由时间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这使得他们没有足够充足的时间去钻研自己不足的地方,很容易不断重复自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内容,形成一种原地踏步的现象,如此一来,就无法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存活下来,毕竟,无法跟上时代的东西始终就要被淘汰的。所以,我认为想要快速从这种困境突破,首先要多考虑自己不足的点,尽可能多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才能完善打法。当然,本文想表达的意思并不是要抛弃掉原先的所有东西,从底层塑造习惯的风格,而是要在自身风格的基础之上,添砖加瓦,将原有的一套实战体系做越来越能适应多变的赛场,能应对越来越多不同打法的对手。

这位从剑10年以上的选手的观点很具有普遍性,这也是目前众多少年业余击剑运动员共同面临的课题。

下面再让我们看看另一位少年的精彩总结,他是一名06年的业余重剑选手,在他的儿童期,少年期战果丰厚,成绩斐然。一、就现在看,少年阶段的击剑训练技术方面最大的矛盾是什么?1、战术间的配合及一种“以我为主”所展开的实战(比赛)思路少年阶段,不同于儿童组的一种类似于猜拳式的单一动作变化或战术,亦不同于成人组那种成熟化的个人打法思路,更多的是在探索属于自己的打法。而这一点,是很少可以有教练讲出来或是讲明白的,更多的是要靠自己的思考与探索,即自身思辨的过程。2、过分依赖几个技战术变化如同上文提到的少年组与儿童组的区别,不论是自身亦或是对手,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提升,都不再是几个简单的动作便可轻易得分的了,更多的需要战术的变化。而这变化从何而来,一是小课或大课中所学,二是通过观摩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所学。大部分的青少年主要都是通过第一种途径来学习,但学是一回事,用又是一回事。更多的需要训练中的实践以及结合自身特点所加以吸收、理解、运用。3、当解决前两个问题后,对击剑有些许的理解后,在俱乐部中或所在城市,没有可以对抗或是说能旗鼓相当的对手。

二、自己的瓶颈在什么地方?首先即是俱乐部选手中老生常谈的问题,体能与专项能力。体能与专项能力是比赛的基础,任何的技战术的实施都建立在这之上。其次,便是战术的综合变化达到一个瓶颈期,从U10-U16,核心的对手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多多少少互相也会有研究,打起来会有针对性。此时如若还墨守成规,便很难再有什么成绩

三、是怎样尝试突破的对于如何突破自己的瓶颈期,首先还是要对自身进行反省,以及对对手有些许分析。单从我的观点来看U16男重大部分选手,专业队的选手能力要强于技战术的运用,而俱乐部选手恰恰相反。同时,俱乐部选手想达到专业队选手的身体素质与专项能力,客观来讲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在这两方面的提升中,不妨把重点放在技战术上,例如增加多点的配合。

他所阐述的瓶颈简单的讲有两种。一种是,技术动作粗糙,身体和肌肉,无法完成大脑所制定的最佳战术,只能次而求之。另一种是,对战术有一定理解,但因为对手会有针对性,所以过去常得分的手段已无法起到很好的作用了,因此需要改变,需要丰富自己的战术。但是由于技术动作上存在水桶效应,那就无法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出并利用对手弱点和自己长处来赢得比赛。再高一个层次的“剑语”(出自笑傲江湖中岳不群与令狐冲对战后,岳不群向宁中则解释自己用剑招名称与令狐冲的对话)和心理战那就更别说了。

从以上几位走过少年期进入青年期的业余选手的精彩总结中,我们看到了经过6年以上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洗礼并孕育的新生代击剑运动员的知识储备是令人满意的。假以时日,给予他们充足的成长空间,中国击剑事业的复兴指日可待。

那么在进入少年期后,家长应该具体做怎样的工作才能帮助孩子走上成功之路,我会在中篇——少年女子击剑技术晋级路线和下篇——少年男子击剑技术晋级路线中详细阐述。

往期回顾BREAKAWAY中国儿童击剑训练之我鉴(上)中国儿童击剑训练之我鉴(中)中国儿童击剑训练之我鉴(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50.html